微故事+閱讀分享: 鈍感力(渡邊淳一)
微故事+閱讀分享: 鈍感力(渡邊淳一)
(黃加南) 是困在香港中環玻璃迷宮裡的一個白領,每一個擦肩而過的西裝或套裙,她都會有印象,讚美過她的人,她會刻刻記上,誰惹她幾句,就會藏在她的(私人事典簿)。她不只愛自己,更享受那敏銳的思維,壓力,她習慣了被這些不明來歷的東西追著跑。
直到某天在銅鑼灣書店角落發現《鈍感力》。封面那抹淺沙色像極了他日益蒼白的生活。
本來,她只當作一本很普通的書,一本與她(相沖)的書。她買了,卻放在一旁。
直到有一天,上司提拔接力人,他卻選擇了一位低能力的秘書,而放棄了她;同個月,一起多年的男友一句:"妳不適合我!" 轉身牽著一個平平凡凡的女人。一剎那間(阿南)對人生很疑惑,對自己更懷疑。
她請了二十天假期,帶著本書去旅行《鈍感力-渡邊淳一》那本來被冷落的書。此刻成了阿南唯一的浮木,決定鎖進抽屜中,她和自己做對手戲,對世界練習,(是!)什麼都(是!),(是)就最好,或者不好,是(安全)。上司的咆哮,她回以(是、是);同事的閒言,她報以微笑。旁人以為她有神經質,阿南卻無所謂,反正瑞士沒有人認識她(鈍感力)嘛!
回來後,她驚訝地發現,那些曾經能讓她內傷的話語,殺傷力竟真的大幅降低。她甚至在母親的嚴苛電話中實驗(選擇性接收),換來了難得的清靜,這書中的法則,竟在生活各處荒謬地生效。
然而,這份順從的平靜,帳單來得很快。一次在關鍵會議上,她對合約陷阱全面(鈍感),差點親手埋葬專案。主管的拍桌怒罵讓她驚醒,那些書評中的質疑瞬間湧現,這究竟是修養,還是自我閹割?所謂女性(天生堅韌)的讚美,此刻讀來更像一種綁架。電梯門映出自己模糊的倒影,活脫是書裡 "被潑咖啡還道歉" 的標準模板。
暴雨夜裡,渾身濕透的阿南坐在維園長椅,翻開那本畫滿問號的《鈍感力》。雨水暈開墨跡,她忽然看清,書中S醫生的(是、是)原是對無謂糾纏的從容,她笑了笑,差點把(遲鈍)當成萬能仙丹。
阿南依然上班,她不再為自己的敏感而沾沾自喜,也沒有盲目順從(鈍感生活),但會適時地切換兩者的頻道。這本書她認為沒有錯買,給她上了一課,一種並非的答案,而是一個羅盤,在這天空下的呼吸中,何時握緊拳頭短短的吸氣,或者一笑而過地長長地呼氣。
微故事完!
書名: 鈍感力
作者:渡邊淳一
出版社:樂金文化
出版日期:2023年
語言:繁體中文
書本分類:心靈勵志 / 個人成長
書籍內容簡介
《鈍感力》:一本教你如何「遲鈍」地贏得人生的實用指南
您是否曾經因為上司的一句責罵而徹夜難眠?是否因為朋友的一句無心之言而耿耿於懷?又或者,在感情中因為對方的些微冷淡而胡思亂想,備受折磨?
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麼社會可能一直在告訴您,這是因為您「太敏感了」。長久以來,我們總認為「敏銳」是優點,「遲鈍」是缺點。但日本著名作家,同時也是醫學博士的渡邊淳一先生,卻要透過《鈍感力》這本書,徹底顛覆您的認知。他告訴我們,那種不為小事動搖的「鈍感」,其實才是幫助我們在複雜世界中活得更快樂、更成功、更健康的關鍵才能。
這本書不是一本深奧的學術著作,更像是一位智慧長者,用一個個真實而生動的故事,向您娓娓道來「鈍感力」在人生各個層面的巨大威力。
第一部分:書籍詳細分析與重點
這本書的核心思想非常明確,那就是**「鈍感力是我們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」**。作者從職場、健康、人際關係、戀愛、婚姻甚至到抗癌等多元角度,闡述了擁有「鈍感力」的種種好處。
一、重新定義「鈍感力」
作者開宗明義地指出,他所說的「鈍感力」,並非指真正的愚笨或木訥。它是一種對外界批評、挫折、嫉妒等負面因素的「遲鈍」反應能力。這種能力讓我們不會輕易被負面情緒擊垮,反而能保持內心平靜,從容不迫地繼續前行。就像書中蚊子叮咬的例子,皮膚敏感的人會抓到潰爛,而皮膚「鈍感」的人則安然無恙。心靈的「鈍感力」也是如此,它是一種保護我們內心不受傷害的盔甲。
二、職場生存的智慧
書中用了大量篇幅描寫職場。例如被上司痛罵後,敏感的N君可能因此一蹶不振甚至辭職,而擁有鈍感力的K君第二天卻能笑著上班,不受影響。還有那位面對教授喋喋不休的指責,只會輕聲回答「是,是」的S醫生,他從不把斥責放在心上,反而能在過程中專心學習,最終成為最出色的醫生。這些故事告訴我們,職場上的成功,除了才華,更需要一種能承受壓力、快速復原的鈍感力。有才華但過於敏感的作家O先生,因無法承受退稿的打擊而銷聲匿跡,就是一個慘痛的對比。
三、身心健康的基石
身為醫生的作者,從醫學角度解釋了鈍感力的重要性。他指出,精神上的緊張、不安、憤怒會刺激交感神經,導致血管收縮、血液循環不暢,引發各種疾病(如胃潰瘍)。而擁有鈍感力的人,心態平和,不易產生過激情緒,能讓自律神經保持穩定,血管舒張,血液暢通,這正是健康的根本。書中還提到,睡眠能力也是一種核心的鈍感力,能迅速入睡、迅速清醒的人,無論在體力還是精神上都佔有巨大優勢。
四、人際與戀愛關係的潤滑劑
在愛情和婚姻中,鈍感力同樣不可或缺。
戀愛追求:作者認為,男性追求女性時,若因一次拒絕就灰心喪氣,是很難成功的。那種不屈不撓、被拒絕也不受傷的「鈍感」,反而更能打動女性。
婚姻維持:書中那個因牙膏擠法而與妻子大吵的編輯,正反映了婚姻中因過於敏感而產生的矛盾。作者認為,夫妻朝夕相處,必然會看到對方的缺點。若事事計較,關係很快會窒息。懂得對伴侶的某些小毛病「睜一隻眼,閉一隻眼」,這種「鈍感」的包容,才是婚姻長久的祕訣。
五、女性天生的力量與母愛
書中一個相當獨特的觀點是,從生理層面看,女性其實比男性更具「鈍感力」。作者以醫生經驗指出,女性對出血、疼痛、寒冷的忍耐力遠超男性,這是造物主為了讓她們承擔分娩重任而賦予的強大力量。而母愛,更是鈍感力的極致體現。母親可以忍受孩子的哭鬧、骯髒,甚至原諒孩子犯下的滔天大罪,這種無條件的包容與接納,正是源於一種強大而溫柔的鈍感力。
第二部分:作者為此書背後的動機
渡邊淳一先生身兼作家與外科醫生雙重身份,這讓他對人性的觀察既有文學的感性,又有醫學的理性。他寫作此書的動機,可以從以下幾點理解:
挑戰主流價值觀:在他寫作的年代,日本社會乃至整個東亞文化圈,都傾向於讚美細膩、敏感、周到。作者觀察到,這種風氣讓許多人活得小心翼翼、身心俱疲。他想提出一個反向的觀點,為那些天性不那麼敏感,或是因過於敏感而痛苦的人提供一個出口。
提供務實的解方:作為醫生,他深知心理壓力對生理健康的巨大影響。他看到的許多疾病,根源都在於長期的焦慮和精神內耗。因此,他提倡「鈍感力」,不僅是為了追求成功,更是為了讓人們活得更健康、更長壽。這本書可以說是他開給現代人的一張「心理處方箋」。
分享成功人士的共通特質:作者在書中多次提到,他在各行各業觀察到的成功人士,背後幾乎都隱藏著強大的鈍感力。他希望將這個觀察到的「祕密」公之於眾,讓讀者明白,與其鑽牛角尖地追求完美與敏感,不如培養一種堅韌、豁達的鈍感力,這才是通往成功的康莊大道。
作者簡介: 渡邊淳一(1933-2014)
這位日本文壇的國民作家,人生劇本相當特別。他前半場在手術台擔任骨科醫生,後來發現寫作比拿手術刀更過癮,毅然轉戰文壇。這個大膽轉彎讓他收穫了直木賞等重要獎項,更獲得日本政府頒發的紫綬褒章榮譽。
他一生創作了超過130部作品,其中最轟動的《失樂園》不僅掀起社會現象,更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引發熱烈討論。他的筆觸既敢寫男女情愛,也擅長刻畫人性深處,其他代表作如《化妝》、《紫陽花日記》等,都是深入探討情感世界的精彩作品。
譯者: 李迎躍
這位資深日文譯者可說是渡邊淳一作品在中文世界的重要推手。她專注於文學翻譯,特別擅長處理情感細膩的作品,已成功將多部渡邊淳一的散文和小說轉化為流暢的中文,包括《丈夫這東西》、《幻覺》等代表作,讓中文讀者也能品味到原著的精髓。
全篇文章完!
記得: 我的分享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啟發,但請記得,不管是健康資訊,書籍的分享,都是參考。每個人都不同,身體結構,思想價值,接受能力都不一樣的,更不要弄得神化。最想的是,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,讓身心都感到舒適。
寫作日期:2025年11月13日
完成時間 : 12:58pm
文. 東加豆
我除了寫微故事和閱讀分享,還製作有聲書,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。
喜歡我的文章嗎?盼得到您的支持、點讚,或分享我的文章,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。
其它閱讀分享:
https://matters.town/@tonkabean/collections/Q29sbGVjdGlvbjozODU
我的故事選集
https://matters.town/@tonkabean/collections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