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7月, 2025的文章

微故事+閱讀分享: 東京貧困女子

圖片
  微故事+閱讀分享: 東京貧困女子 午後的香港,陽光如洗,城市在光亮中顯出一種坦蕩的模樣。沈瞳在鬧市書店閒逛,目光掃過書架時,被一本書勾住。封面寫著《東京貧困女子》,字體樸實,不張揚,卻有種沉靜的力量。他抽出細閱,心中泛起一絲莫名的波動。 沈瞳的生活並無特別,平靜如常,但他總覺得這座城市繁華背後,藏著某種無聲的孤寂。不是物質上的匱乏,而是精神上的荒蕪。他時常在街頭走動,看人來人往,看笑容與疲態,總覺得這座城市像一面鏡子,照見每個人心底的空洞與渴望。 書中女子的故事如水流淌,細密而真實。作者以冷靜筆觸,記錄都市底層的掙扎與無奈。資料扎實,情感真摯,她不煽情,卻能直指現實的殘酷。沈瞳讀著,仿佛看見城市暗處的裂縫,那些被忽視的傷痕與淚痕。他認同這份坦誠,也驚覺原來冷漠的都市,竟藏著如此多柔弱與期盼。 然而,沈瞳心中仍有一絲猶疑。書中描寫雖真實,卻過於沉重,層層疊疊的案例如潮水般壓來,令人幾乎喘不過氣。它聚焦邊緣,卻忽略了大多數人的日常掙扎與微小歡愉。結構清晰,分析到位,但缺乏對未來的構想,只見哀嘆,未見出路。沈瞳心想,這座城市如此之大,難道真的毫無出口? 他細思:書中每則故事都是現實,但是否每個人的命運都只能向下沉淪?若社會真如作者所言冰冷無情,那為何每天清晨,仍有人扶老攜幼、彼此幫襯?他懷疑,作者是否忽略了人性中那份不屈的意志與溫柔的力量?女性面對困境,除了無助與沉默,難道沒有選擇與勇氣? 片刻沉思後,沈瞳闔上書頁,卻將它輕輕放入袋中。城市光影交錯,每個人都是尋光者。這本書讓他明白,理解苦難與反思社會只是起點,真正的力量,在於尋找撫慰與希望。他抬頭望向窗外,陽光灑落,心頭一暖。原來,人生縱有裂縫,也能透進微光。 微故事完! 書名: 東京貧困女子 作者:中村淳彥 (日) 譯者:傅栩 出版社: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:2021 語言:簡體中文 《東京貧困女子》一部以紀實筆觸勾勒日本女性貧困地景的田野報告。作者中村淳彦花費三年,追蹤1300位以上身處赤貧的女性,從女大學生、單身母親、非正規勞動者到曾為官僚夫人卻流落屋頂閣樓的中年女子,拼出一幅令人背脊發涼的浮世繪。 1. 貧困結構   制度性: 助學金變「學貸」、看護保險外包、非正規雇用量產「窮忙族」。   世代轉嫁: 高齡者醫療費擠壓教育預算,年輕世代被迫「賣身償債」。 ...

微故事+閱讀分享: 大思想的神奇

圖片
  微故事+閱讀分享: 大思想的神奇 (阿凡)三十出頭,在香港石屎森林裡勞勞碌碌,直到他手捧著那本封面泛黃的《大思想的神奇》,彷彿在廢墟中發現了一顆被遺忘的閃星,有著久違的光芒。他急不及待地想將這份(成功秘笈)分享給他初戀的女友,也是他十年情路的唯一見證者。 阿凡深信,只要信念夠大,成功自然會來敲門。然而,阿怡輕輕合上書,眉頭鎖緊,眼神裡閃過一絲近乎無奈的清醒。不是不相信這些理論,但十年了,創業大計、健身革命、語言N計劃..., 結局總是雷聲大雨點小。她不是不信這套理論,甚至對那股積極正向的力量也心知肚明,只是..."與其讀怎麼(變厲害),不如直接找個(已經厲害)的男友?" 阿怡自思自想。 阿怡的語氣帶著幾分香港獨有的現實與苦澀,彷彿地方的空氣都夾雜著無奈。她知道,生活並非童話故事,幾句勵志格言無就能改變命運的軌跡? 她反駁阿凡,書中那些空中樓閣式的理論,在香港這個高壓、擁擠的城市裡,顯得格外格格不入。遠離負面情緒?說得輕易!事業、居住、父母、朋友、甚至阿凡自己,可以永遠保持樂觀? 阿凡聽著,心頭一沉,原先燃燒的熱情如潮水般退去。他想起書中那(拒絕藉口),但此刻卻不禁懷疑,這本成功學指南是否過於天真,簡化了人生的複雜性?也許,這本書或許過於強調個人意志,將社會結構的限制放在一旁,以及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懷。 阿怡的目光漸漸柔和,像一杯冷卻了的奶茶,甜味仍在,只是不再滾燙。她明白,阿凡的努力不是假裝,只不過改變這種事並非一朝一夕。她想起兩人十年來的點滴,從青澀的校園戀愛,到如今在香港這座繁華卻也冷漠的城市裡掙扎求存,阿凡的付出她都看在眼裡。 "也許,這本書就像一瓶包裝精美的香水,聞落甜到漏油,令人即刻想噴上身。但真正的魔力,是願意所花的時間,去調味自己的人生。" 阿凡輕聲說。 阿怡笑了笑,握緊阿凡的手,彷彿握住了彼此的未來。她知道,真正的神奇,並非來自書本,而是他們願意一步一步,走出在這堆爛攤子,尋找一點不一樣的東西。《大思想的神奇》或許未能讓他們立刻就得到財務自由,但它至少點亮了阿凡心裡一盞小燈,儘管微弱,卻執意不熄,在迷霧中的前方,指引著他們幾步路。對年輕人來說,夢想這種東西,本來就不需要太亮,只要還能發光就好。 微故事完! 書名: 大思想的神奇 (The Magic of Thinking Big) 作者:大衛舒爾茨 (Da...

微故事+閱讀分享: 毅力. 如何培養自律的習慣

圖片
  微故事+閱讀分享: 毅力. 如何培養自律的習慣 在香港上環有個人叫(張小凡),人稱(決志王),其決志密度超越香港任何一個熱門卡率。此人三十有七,髮線早退,肚腩如球,懶惰乃天賦技能。他的人生座右銘是:”凡事明天做,今日乜都好!” 某日,他愛慕的文青咖啡師(小青)問他讀過什麼書。他心虛翻出書櫃唯一沒被外賣單遮住的那本:《毅力:如何培養自律的習慣》。書名閃爍間,他腦中電光石火:機會,來了。 為追愛,他硬著頭皮開始閱讀。故事裡自律主角一日一小步,一步一蓮華,彷彿連呼吸都可訓練。他欽佩,亦暗忖:”講咩細步重複,根本是自我催眠多過行動嘛。” 他堅持了三天:第一日摺被、第二日早睡、第三日想放棄。他朋友 (阿龍)質疑:”就咁睇幾格漫畫就可以甩掉你周身癮?懶癮、機癮、睡癮、食癮...得唔得呀!?幾個公仔...很雞湯喎!”決志王忽然覺得有點共鳴,於是合上書本去打機。 小青發現決志王又在 Cafe 百無聊賴時,眉頭一皺,問:”你不是說你正在練習毅力嗎?” 他結巴答:”我⋯⋯我喺度鍛練緊.....一招叫做(拒絕誘惑)的毅力,要在這些頹廢的地方才能練成的。” 決志王說得天花亂墜,小青又怎會不知道。她遞來一杯拿鐵,柔聲道:”失敗係學習嘅一部分,不可能一下子就變成毅力王的。” 這番話,感動了決志王,他更為了自己的滿口謊言而慚愧。決志王決定每日進步半格,雖未成聖,亦開始每天摺被。不為別的,就是為那杯遞來的溫暖,他堅信自己的這一次。 《毅力》或許不能一夜改造人生,但它像盞燈,至少照見我們每日可改變的半寸距離。 不過,小青很忙,她比決志王還要忙,打電話給她一時時接聽,留言給她一時時回覆。決志王索性走去咖啡屋找小青。 可是...可是...他隔著玻璃看見(阿龍)和小青,二人談笑甚歡,眼神相交非一般普通朋友。阿龍手上更握著那本《毅力:如何培養自律的習慣》。 決志王腦海頓時滿天星斗.... 後記:  決志王... "你知唔知你衰咩呀!?" "衰冇毅力呀!" "又或者阿嫲成日講嗰句...機會係留返已經準備好嘅人!" 微故事完! 書名: 如何培養自律的習慣 作者:吉姆·蘭德爾(Jim Randel) 譯者:舒建廣 出版社: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:2012年 語言:簡體中文 本書以漫畫與簡筆畫的形式,深入淺出地探討「自律」與「毅力」的本質,並提供...